欢迎登录牧蓝网官方网站

您好,欢迎来到牧蓝网!

养殖财经

点赞|夫妻返乡创业,致富不忘众乡亲!

作者:曾垂伦 发表于:2020-09-08 浏览次数:472 

分享到:

点赞|夫妻返乡创业,致富不忘众乡亲!

养猪

看上去是一个很传统的产业

如果能够把猪养好

其价值不可小视

 

金果坪乡江家村有一对夫妻“猪倌”,他们养猪与別人不同,不仅让猪住着楼房,还让猪坐上了“电梯”,养出的生态猪也是畅销省内外。

在金果坪乡江家村8组的一处深山中,三栋清瓦白墙的别墅掩映在茂密的丛林中,如果不走进去,谁也不会想到,这里竟是一处养猪场,这个养猪场的主人就是鄢仕俊夫妇。

鄢仕俊夫妇是金果坪乡江家村人,2008年以前,夫妻俩一直在北京打工。为了照顾老人,方便女儿读书,2009年他辞工回到家乡,在大山里办起了养猪场。

2011年,鄢仕俊借助国家实施生猪奖扶政策,投入30多万元,在金果坪乡江家村8组大山里建起了一栋标准化的“150”猪舍,一头扎在深山里,潜心钻研生猪养殖技术,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养猪之路。

2013年,鄢仕俊见本地的肥猪销路不好,市场畅销瘦肉型猪,又投资10多万元,建起第二栋猪舍,专门饲养从外地引进的36头优质外三元良种母猪。

2016年,他又建起第三栋猪舍,养殖场达到年出栏800头的规模。随着养殖规模扩大,人手忙不过来,在北京服装厂务工的妻子也辞工回家,夫妻二人足不出户,在深山里唱起了养猪“二人转”。

然而养猪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,一次意外让他损失了10多万元。鄢仕俊:“我一个要好的伙伴在参观猪场时,没有换消毒的衣服鞋帽,猪感染了疫病,陆续死亡了百头生猪”。

惨痛的教训让夫妻俩特别注重养猪场的疫病防控,对前来参观取经的客人,也要督促穿戴好消毒的衣帽和鞋袜,客人走后,迅速消毒。为此,夫妇俩还学会了给生猪打预防针。

规模养殖是个体力活,在修建第三栋猪舍时,头脑灵光的鄢仕俊在充分考虑生猪疫病防控、饲料搬运、肥猪销售等环节的基础上,他把猪舍设计为上下两层,底层堆放饲料,二层专门饲养育肥猪。他还购回卷扬机,自制成“电梯”,出栏的肥猪都是通过自制“电梯”直接上车,不仅减省了劳力,还减少了传染。

为了让猪儿吃得好,长得快,鄢仕俊在每个猪棚都安装了音箱,定时播放舒缓动听的音乐;圈舍上方悬挂着温度表,随时可调控棚内的室温。给每头猪设置健康卡,定期记录成长情况,就连粪便清洗和供水也是自动化。

为了避免养猪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,鄢仕俊夫妇除了建化粪池、净化池外,还铺设管道引肥入田,在猪舍四周栽种茶树、柑橘等经济林,使整个场区掩映在山野绿荫之中,让整个饲养过程对外达到零排放、无臭味、无污染。

为把产业做大做强,鄢仕俊申请注册了思源生态养猪专业合作社,吸引周边50户村民入会共同增收致富,在技术、销售、信息等方面无偿提供支持和帮助,还主动帮扶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,让他们到猪场务工,把母猪无偿送给帮扶的贫困户,并高价回收仔猪。

鄢仕俊:“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,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帮助。我们周围还有很多村民并不富裕,下一步,我们将采取与农户签订‘订单’的方式,免费向农户提供幼猪、饲料及技术,带动他们共同致富。”

鄢仕俊夫妇俩正是依托本地良好的生态环境,靠着勤劳的双手,成就了自己的创业梦想,愿这对“夫妻猪倌”的致富路越走越宽阔!

 

免责声明:文章来源于网络,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归原作者,向原作者致敬。文中观点,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平台观点,分享给大家,仅供参考,请勿盲目,谢谢!本站尊重他人的劳动,转载的作品会标注原出处的信息,如有不到之处请相关人员尽快联系我们,以便我们正确标注;如果不同意转载,我们将在收到来信的第一时间给予删除。此声明自发布文章起生效,最终解释权归本站所有。

  • 手机网站

  • 微信公众号

技术支持:天祥科技